绵阳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“三张网”为教育事业保驾护航
今年以来,绵阳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高度重视、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,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,切实提升干部队伍廉政风险防控能力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为全市中小学教师事业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一、拉起廉政“警戒网”。结合全市教师培训和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等工作实际,分类确定教师培训和普通话培训测试两大重点廉政防控风险点,持续全员加压,定人定岗定责,全面排查岗位职责、岗位风险和监督管理薄弱环节,持续强化培训项目经费申请、结算和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监督问效,排查出廉政风险点,引导干部队伍慎独慎微慎用权。
二、筑牢风险“防火网”。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,对照纪律要求,结合工作规范,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,划定“责任田”,绘好“时间图”,建立“三逐”(逐项、逐事、逐人)防控措施9条,确保防控责任落实、落细、落地,同时紧盯人、财、物等权力运行重要环节,严格处置监管违法行为,建立健全台账资料,发现问题及时整改,为全市教师人才队伍培养提供坚实纪律保障。
三、织密监督“全域网”。以培养造就“四有”好老师、“四个引路人”为抓手,全员上阵做好“监督员”,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8份。建立廉政风险查“月会商+季通报”制度,打造“风险人人查、措施人人定、监管人人参”优良师培格局。践行监督强化职能,组织教师教育工作、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有效开展,全面有序做好疫情防控与中心工作两不误、共推进。